近日,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,党中央对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作了修订,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制度刚性为标尺,从思想深处筑牢节约防线,自觉坚持过“紧日子”,托举人民群众的“好日子”,在新征程上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作风答卷。
思想上绷紧弦,树立过紧日子的坚定信念。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。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筚路蓝缕,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,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拼搏奋进,艰苦奋斗精神始终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。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,而是党员干部必须长期保持的政治本色。要夯实过紧日子的思想根基,经常重温党史中的感人故事,自觉对标革命先辈,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。同时,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,把过紧日子作为践行“两个维护”的实际行动,作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。要多措并举拓宽学习路径,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专题研讨等形式,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,让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成为根植于心的价值认同。
自律上算细账,守住过紧日子的纪律底线。过紧日子并非简单地压缩开支、减少投入,而是要精打细算、科学配置,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。这既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考验,也是对其治理能力的检验。广大党员干部应精准算好“清白账”,在工作中秉持严谨务实之态,严格把控经费预算关口。在公务差旅、会议接待、调研培训等关键领域,秉持非必要不支出、无预算不列支的原则,确保每一笔开支都合理合规、精打细算。与此同时,党员干部需强化自我约束,从细微处着手,于日常点滴中践行勤俭节约,坚决摒弃奢靡作风与浪费行为,让节俭成为工作与生活的自觉追求。在紧缩开支、严控成本这一“减法”策略的基础上,党员干部更应将精力聚焦于服务和惠民的“加法”实践。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积极作为、主动担当,着力提升服务品质,拓宽惠民举措的广度与深度。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行动,切实将过去可能存在的“问题账本”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“幸福账单”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。
作风上见真章,彰显过紧日子的为民情怀。过紧日子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,是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体现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,人民群众才能过好日子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“节用裕民”的原则,把“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”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。在奋进新征程、干事创业的实践中,坚决摒弃劳民伤财、徒有其表的“形象工程”与虚浮政绩观。要始终秉持务实态度,将心思与精力聚焦于为民办实事、谋实效、开新局上,立足本职岗位充分施展才干。在资源分配上,要把“真金白银”精准投入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,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产生实效。面对发展难题,需拿出切实可行的真招实策,以钉钉子精神逐个破解。要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、默默付出的奉献情怀、全力以赴的拼搏劲头,为人民群众奋力开创更多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。真正做到作风务实、行事节俭,将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,以实实在在的政绩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。


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