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亲爱的孩子们,别嫌阿姨啰嗦,真的是有太多放心不下……”毕业典礼上,食堂阿姨讲述着四载陪伴的点滴,展现出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力量,让不少学子泪洒典礼现场。党员干部要以她为榜样,以坚韧不拔的毅力、精益求精的追求,坚守服务初心,勇担时代重任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业绩。
平凡岗位登上典礼讲台,折射教育理念的深层革新。当高校毕业典礼的聚光灯从学术权威转向食堂阿姨、保安大叔、宿管阿姨,后勤群体从校园生活的“背景板”走向育人舞台的中央,生动诠释了“三全育人”的现代教育内涵。这不仅是仪式形式的创新,更是对教育主体认知的重构,教育的光辉不仅闪耀在学术殿堂,更蕴藏于食堂窗口递出的一餐一饭、宿舍楼里的一句叮咛、校园巡逻的一次守护之中,校园中的每一次温暖互动,都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。党员干部要敢于打破传统路径依赖,把服务做在细微之处,探索更加人性化、精细化的服务模式,通过理念的革新带动方法的创新,让规章制度彰显出党和政府的民本情怀,让人民群众在与公权力的互动中,感受到被尊重、被关怀的温暖。
“平凡创造价值”的朴素箴言,为时代青年注入清醒而坚韧的价值锚点。刘晓梅始终坚守食堂一线,将平凡的岗位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,那一句“平凡的岗位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”,是来自基层劳动者的价值宣言,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提供了抵御浮躁的清醒剂。15000个手工饺子包裹的不仅是“上车饺子下车面”的习俗温情,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无声礼赞。党员干部要把脚踏实地与爱岗敬业精神相结合,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甘于奉献、乐于实干,在平凡岗位上始终践行初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。要涵养干一行爱一行、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,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,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,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与执着,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不平凡的坚守。
“好好吃饭”的温情叮嘱,彰显人文关怀的治理智慧。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,“好好吃饭”这般朴素关怀,是当代青年情感需求。从“别总吃泡面”到“难过别硬扛”,这些话语表面关乎饮食健康,深层则是社会对个体生命关怀的回归。这种人文关怀恰是提升教育温度、增强社会韧性的关键密码,让年轻人在奋斗路上始终感受到“家”的守望。党员干部要坚守“人民至上”的理念,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,主动搭建平台,畅通民意渠道,鼓励社区居民、企业员工、一线工人等“草根力量”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,认真倾听他们的“金点子”,真心采纳他们的好建议,让每一项决策、每一次服务都充满“烟火气”和人情味,让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参与者、建设者和贡献者,从而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伟力。
“步履生花,行稳致远”,这既是刘晓梅阿姨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,也是每一位拼搏者、奋斗者干事创业的座右铭。在新时代赶考路上,党员干部要时刻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,用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答卷。
(供稿: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委组织部)


抖音